品两汉文化,赏山水彭城 | 百名文史专家学者齐聚徐州,触摸徐州历史脉搏

来源:徐州市文广旅局官微  发布时间:2024-09-26
近日,来自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


和民建江苏省委会的
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徐州,
探寻两汉文化瑰宝,
领略山水彭城的别样风情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246.jpg





徐州,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。学者们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汉文化景区、徐州博物馆、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、户部山-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等地,穿越时空,梦回两汉,触摸古老的历史脉搏。




汉文化景区仿佛一部鲜活的汉代历史画卷,缓缓展开在专家学者们的眼前。踏入景区,宏伟的汉兵马俑、壮观的狮子山楚王陵,无不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辉煌与荣耀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248.jpg



汉兵马俑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有的神情肃穆,仿佛在守卫主人的陵寝;有的面带微笑,似乎在回忆往昔的荣耀。专家们驻足观赏,细细品味着这些陶俑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251.jpg



专家学者们感慨:“汉兵马俑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军事、政治、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保护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253.jpg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256.jpg



狮子山楚王陵气势恢宏,工程浩大。陵中出土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玉、陶等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/套,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、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258.jpg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01.jpg



在收藏文物2万余件的徐州博物馆,他们近距离观看镇馆之宝金缕玉衣、巧夺天工的S型玉龙佩等国家一级文物。尽管时光流转,已经数千年过后,专家学者们仍为汉代鲜衣怒马的奢侈生活震惊不已。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03.jpg


“全国金缕玉衣共有5件,可是这一件,却是目前为止最为难得的一件金缕玉衣。太美了!”细腻的玉片,在灯光的映照下仍闪烁着温润的光泽。精致的金丝,散发着神秘、奢华的气息。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05.jpg


专家们围观这件长176厘米、编缀金丝重1576克、玉片4248枚的金缕玉衣被,久久不愿离去,在展柜前热烈地交流着,仿佛开启了一场小型文物鉴赏“盛会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07.jpg


汉画像石艺术馆,一座珍藏着汉代艺术瑰宝的殿堂。一幅幅汉画像石,犹如一部部无声的史诗,其中,有描绘宴饮歌舞的场景,生动地展现了汉代贵族的奢华生活;有刻画神话传说的画面,充满了神秘的色彩;还有表现劳动生产的情景,反映了汉代百姓的勤劳与智慧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10.jpg


在汉画像石艺术馆旧馆,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、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春勇颇有感触,他即兴而发现场挥毫泼墨,为徐州作画两幅。尤其是一幅“柿柿如意”,画中柿子圆润饱满,色泽鲜艳。陈春勇此次没有随身带印章,便亲手画上自己的印章。一笔一划,皆是他对徐州的深情与祝福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12.jpg



傍晚时分,专家们漫步回龙窝。“徐州的文创,无论从品质、设计,还是对于文化的转化,都做得非常出色,是我见过文创做得最好的之一。”专家们也爱徐州文创,从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来。

微信图片_20240926105315.jpg


借古建今,以文化人,
让历史遗址鲜活重生,
让中华文脉在生活中接续,
让多彩徐州走向世界,
这是此行学者们殷切的期望
和中肯而深刻的建议。





评论

我要点评
点赞(0)
暂无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