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南区的这座博物馆,竟然有一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!

来源:快哉徐州快哉快哉  李婷  发布时间:2023-03-14

1.jpg

在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里,有一座宝藏博物馆——“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”,在这里,可以寻找失落的文明,探索生命的奥秘。

让我们一同冒险,一起重返侏罗纪吧。

2.jpg

3.jpg

在这座博物馆的自然陈列馆,设有地球厅、生命起源与进化厅、矿物岩石厅、煤及其它矿产资源厅、精品厅及恐龙厅六个展厅。

4.jpg

(图片来源: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)

这里有岁月遗留的瑰宝——存在于一亿多年前的古生物“马门溪龙”1:1模铸化石模型。

马门溪龙作为蜥脚类恐龙的一个属,生存于距今1.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,因拥有超长的脖子闻名于世。它的颈脖长度相当于体长的一半,颈椎数量达19节,是已知恐龙中最多的。成年的马门溪龙体型庞大,颈长近10米,相当于一辆公交车的长度。

5.jpg

△ 马门溪龙(1:1模铸化石模型)

模铸化石是生物遗体在底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复铸物。

博物馆里的文物永远有一股能让人与过去的时空对话的奇妙能力。“你在时间的那里,而我在这里。”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,在几亿年前,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。

6.jpg

△ 海百合化石

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,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,也叫“腕”。这些触手就像蕨类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。

7.jpg

△ 黄果树安顺龙

8.jpg

△ 中国鹦鹉嘴龙

科学家说,鸭嘴龙那样的鸟脚类恐龙生椭圆蛋;窃蛋龙、驰龙、伤齿龙这些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蛋一般是长形的;马门溪龙、梁龙和雷龙这些4条腿走路的大块头的蛋是圆形的;至于中生代霸主--霸王龙的蛋是什么模样,还没有确切的解释。

9.jpg

△ 椭圆形恐龙蛋化石

10.jpg

△ 圆形恐龙蛋化石

11.jpg

在博物馆的校史馆里,展示了百年矿大的历史沧桑。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,从焦作到开封、洛阳、郑州、苏州,再到天津、北京、四川,最后花落徐州……一路辗转,命运波折,14次搬迁,12次易名,是中国近现代矿业高等教育的缩影。

12.jpg

△ 民国元年,河南焦作路矿学堂毕业文凭

焦作路矿学堂第一号毕业证,是中国矿业大学历史上第一张毕业证书,由张世忠之子张印先生于2013年捐赠给中国矿业大学。

矿业大学年代表:

· 1905-1915 河南焦作路矿学堂

· 1915-1519 福中矿务学校

· 1919-1921 福中矿物专门学校

· 1921-1931 福中矿物大学

· 1931-1938 私立焦作工学院

· 1938-1946 国立西北工学院

· 1946-1949 私立焦作工学院

· 1949-1950 国立焦作工学院

· 1950-1953 中国矿业学院

· 1953-1970 北京矿业学院

· 1970-1978 四川矿业学院

· 1978-1988 中国矿业学院

· 1988-至今  中国矿业大学

100多年前,伴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蹒跚步履,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——焦作路矿学堂诞生。从那时起,一代代矿大人开始了肩负“开采光明、造福人类”的神圣使命,这一守就是一百年。

13.jpg

△ 中国第一所矿物大学——福中矿务大学

△ 当年测绘场景的雕塑

16.jpg

△ 四川矿业学院模型

17.jpg

△ 中国矿业大学模型

从焦作到开封、洛阳、郑州、苏州,再到天津、北京、四川,最后花落徐州……一路辗转,命运波折,14次搬迁,12次易名。百年矿大,是中国近现代矿业高等教育的缩影。

在这里,跟着时间的年轮回到了百年前的矿大,一代代矿大学子在此学习奋斗的画面历历在目。

18.jpg

沿着博物馆长廊驻足观看,沉默的文物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,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,埋藏着无数历史记忆的碎片以及许多尘封已久的故事。

19.jpg

(图片来源: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)

20.jpg

△ 馆藏北京矿业学院运动健将服

21.jpg

(图片来源: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)

作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起点和标志,她肇端于二十世纪初叶。伴随历史风雨,历经时代沧桑,从1909年到2023年走过了114年光辉历程。

22.jpg

博物馆内的煤炭安全馆和煤炭科技馆,以浓缩千年煤炭开采历史,汇聚当代煤炭科技成果,展示今朝煤炭精英风采,前瞻未来煤炭发展远景为主题,充分展现了矿大人在煤炭科技上的实力。

23.jpg

(图片来源: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)

博物馆就好像是书中精美的书签,展页之时,煤炭开采的神秘和煤炭科技的奥妙由此开启。

矿大博物馆内的煤炭安全馆和煤炭科技馆,以浓缩千年煤炭开采历史,汇聚当代煤炭科技成果,展示今朝煤炭精英风采,前瞻未来煤炭发展远景为主题,充分展现了矿大人在煤炭科技上的实力。

29.jpg

去一趟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,

去追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的能源科技和安全,

穿越亿万年,

触摸煤炭开采历史,

聆听煤炭的奥秘。


评论

我要点评
点赞(0)
暂无相关评论